联系我们CONTACT US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
手机:13988889999
电话:0898-88889999
邮箱:admin@eyoucms.com
查看更多
R主营项目PRODUCT
你的位置: 首页 > 主营项目 > 主营项目一

沐曦股份IPO透视:GPU“速成神话”与资本盛宴下的迷局

发布时间:2025-08-30 04:23:37  点击量:

  

沐曦股份IPO透视:GPU“速成神话”与资本盛宴下的迷局

  四年亏损30亿,融资顾问费却年耗近亿;专利暴增245项,主力产品一年一换。瞭望塔财经深度拆解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成色与资本迷局。

  瞭望塔财经近期获悉,科创板迎来又一家备受瞩目的“硬科技”企业——沐曦集成电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。顶着“国产高性能GPU领军者”的光环,其IPO招股书展现了一幅高研发、高增长、但同样巨额亏损的图景。

  然而,瞭望塔财经深入研究其长达近489页的招股说明书后发现,在看似辉煌的技术叙事背后,一系列财务数据、业务结构和资本运作痕迹,共同描绘出一幅更为复杂、甚至充满矛盾的画面: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究竟在于其技术研发的深厚积淀,还是在于其娴熟无比的资本讲故事能力?

  招股书揭示了沐曦股份一个极不寻常的业务现象:其主营业务构成在报告期内发生了颠覆性的、跳跃式的变化。

  2023年,公司还严重依赖“IP授权”业务(占比43.12%),到了2024年,其重心突然完全转向“训推一体芯片”,该产品收入占比飙升至近70%,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,更是惊人地达到97.55%。与此同时,2022年贡献了100%收入的智算推理系列产品到2024年收入几乎归零。

  这种产品重心的急速转换暴露了公司战略上的不确定性。作为一家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的企业,沐曦股份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发、设计与销售,而生产环节完全依赖专业的外协厂商完成,包括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。

  问题在于,这种频繁的产品战略转向与芯片行业特性形成了根本性冲突。GPU作为技术壁垒极高、研发周期漫长的产品,通常需要长期持续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迭代。沐曦股份几乎每年都在切换市场主打产品的做法,令人质疑其技术路线的延续性和研发战略的定力。

  更令人担忧的是,公司在高度依赖外部供应链的同时,还面临着严重的境外依赖风险。招股书显示,公司在重要物料HBM以及芯片研发设计所需的EDA工具和部分接口IP等方面的采购,也涉及主要终端供应商来自于境外的情况。

  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,因美国政府相关政策影响,公司目前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HBM供应等方面已经受到不利限制。

  这种双重依赖——内部产品战略的不稳定性和外部供应链的脆弱性——构成了沐曦股份面临的独特风险组合。一方面,公司似乎尚未形成具有持续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,只能不断追逐市场热点;另一方面,即使是这些不断更替的产品,其生产过程也严重依赖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影响的境外供应链。

  Fabless模式本身并不构成问题,行业巨头如英伟达同样采用这一模式。但结合沐曦股份频繁切换的产品战略来看,这种对外部生产能力的依赖放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:当产品方向不断变化时,公司与外协厂商的合作关系、生产流程的磨合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都将面临持续挑战。

  沐曦股份需要向投资者证明,其不断变化的产品战略背后有着坚实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,而非简单的追逐热点。同时,公司还需要展示其在应对供应链风险方面有着切实可行的备选方案,而非仅仅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变化。

  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,至2025年3月末,仅四年多时间。但招股书声称,其已拥有境内授权专利255项,其中发明专利高达245项。

  这一数字远超同行初创企业。通常,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2-3年甚至更久。公司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量的技术研发、专利申请和授权流程?这究竟是团队技术实力的体现,还是为了满足科创板“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”的硬性指标而进行的“突击申请”?

  此外,尽管公司报告期累计研发投入高达22.47亿元,但其巨大的亏损(同期累计亏损超30亿)表明,这些投入尚未转化为市场盈利能力和稳定的产品竞争力。高研发投入与低产出效率之间的反差,值得深究。

  如果说产品和研发的疑问是“内功”,那么财务数据中的一项异常则直接指向了公司的“外功”——资本运作能力。

  报告期内,沐曦股份的财务表现呈现典型的高增长高亏损特征。2022年至2024年间,公司营业收入虽然实现跨越式增长,但净利润却持续下滑,累计亏损额巨大。截至截至2025年3月末,沐曦股份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-10.48亿元,这种累计未弥补亏损状态可能持续存在,导致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。

 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,沐曦股份在亏损扩大的同时,管理费用却持续增长。报告期各期,公司计入管理费用的“服务费”分别为:

  2025年1-3月,服务费更是高达9181.51万元,占当期管理费用的比例飙升至60.14%。

  公司明确承认,该费用“主要包括融资顾问费、律师费、技术支持服务费等,其中融资顾问费占比较大”。并进一步解释为:“报告期内,公司进行了多轮股权融资且融资金额持续增大,为了加快融资进程,公司聘请了多家第三方机构为公司提供融资中介服务,并按照融资金额的一定比例向第三方机构支付融资服务费。”

  这意味着,公司在一边巨额亏损(报告期各期净利润均为负)的同时,一边将数以亿计的资金支付给各类“融资顾问”。这笔钱没有变成研发设备,也没有变成工程师的工资,而是为了“加快融资进程”。换言之,公司融来的钱,有相当一部分又作为“服务费”支付了出去,以便进行下一轮融资。这种模式像极了“以融资为目的的融资”,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,但公司的技术产品和自我造血能力是否与之匹配?

  查看沐曦股份的股东名单,宛如翻开一本国内顶级VC/PE的名册:混沌投资、红杉、经纬、和利资本、国调基金。。。。。。清一色的财务投资人,罕见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身影。

  这种股东结构决定了其资本的终极目的:通过上市退出实现超额回报,而非长期产业赋能。所有对赌协议的安排(上市失败则回购恢复)、密集的融资节奏,都指向一个目标:推动公司快速上市。

  沐曦股份的故事,是一个典型的“中国式科创”与“中国式资本”相结合的故事。

  然而,我们却难以看到一个技术公司应有的产品定力、稳定的市场地位和清晰的盈利前景。当“融资顾问费”成为吞噬现金流的主要项目之一,当主营产品线像风向标一样一年一变,当专利数量以超越常规的速度爆发,我们不得不警惕:这究竟是一场以技术为本的创业,还是一场合资本之力、乘政策之风的造星运动?

【返回列表页】

顶部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 电话:0898-88889999 手机:13988889999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:琼ICP备88889999号